中土神洲,广袤无疆。
在神洲某处,有两伙衣着鲜明的年轻人成对立的阵营,互相注视着。
一方是儒家,身穿正统的儒袍,有些儒生也戴着纶巾,神色激动,言辞犀利的似说着什么。
而另一方,则身穿着太极阴阳八卦袍,系着一根束带,同样冲着那群儒生指指点点,时有老子曰庄子曰发出。
“……我家孔孟二圣仙师,乃我正统儒家的宗师和代表,二圣仙师作为天下的圣贤,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我家老庄太极天尊,是我道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庄作为天下的至人,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老子曰:“上善苦水。”
“孔圣仙师以山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
“老子太极天尊以水的形象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
“孔子乐山,是因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
“老子乐水,是因老于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
……
“我家孟子仙师乃天生的大丈夫!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还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传颂千古、万古称赞,至今都是浩浩荡荡的正气之言,刚正之歌!”
“我家老庄太极天尊的思想核心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修养上都主张“无为而治”,道家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曰﹕“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逍遥世间,不争不抢,此乃真性情!不知被多少大修士传颂,更是有无数的智者、圣者,开悟此真言,超脱凡俗,笑游九天,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
“我儒家长于实学,人性论指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这种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告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我道家长于虚学,其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可唇枪舌剑,可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我道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民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所以我道家治国,可政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让百姓休养生息,让天下保持安宁!而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形明君贤相忠臣孝子,以为天下式,又用宗法主义治国。它必然繁为礼、重为教,毫无用处!”
“哼!我儒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而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讲明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你道家只须守静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对于治国安邦,养心修性毫无半点用处!除了动动嘴皮子,行迷惑龌蹉之道,对于天下、对于众生可有贡献否?!”
“我儒家有为,而你道家无为,就冲这一点,两家就已经不必在比较了!”
……
伫立在原地许久的萧易寒,神色平静的看着这两伙人引经据典式的争辩。
起因还得从一个时辰前说起……没错,这两伙人已经动了一个多时辰的嘴皮子了,纯属偶遇,之后看谁都不服,就起了嘴角,鲜明的分成两个阵营,互相指着对方论辩,一个个脖子都吼粗了,竟还没有动起手来,让萧易寒感到一阵新鲜。
“文人就是文人,这觉悟,没得说了!”金狮叹道。
“什么文人?我听父亲说,天下所有的儒生就是一帮骚人。”安若曦眨了眨眼睛,认真的说道。
“看样子,那六个混蛋过的还蛮不错的,竟真的加入孔圣学庙了。”金狮直立而起,看着儒生人群中,伫立着的六个年轻人,分明就是孟老大、孟老二等孟家六个修士。
砰!
“哎呦,谁打的我?”一名道家修士捂着头,满脸怒视着那群儒生,喝道﹕“好啊,你们这群儒生,口口称称的说,你们儒家的品行有多高尚,有多道德,原来背地里,竟干出这等龌蹉小人之事!”
砰!
“住手!想要挑战的话就说出来,背地里下黑手算怎么一回事?”许多道家修士都怒了,原本好好的耍着嘴皮子,引经据典的激辩着,怎么能背地里下黑手呢?
“什么下黑手?我看是你们激辩不过我们,故意找的借口罢了!”孟老二在人群里,扯着大嗓门,吆喝道。
孟老二和孟老五,借助人群的掩护,背地里互相嘿嘿坏笑了几声,又用法力幻化出一个石头,隐没在虚空中,朝着道家修士那里扔了过去。
砰!砰!
两名修士被砸出了一个大包,疼得吱呲牙。
道家的那伙修士都怒了,一个个祭出了一杆拂尘,怒视着儒生们。
“打架啦!道家修士激辩不过我们,恼羞成怒啦!!”孟老五咋呼的大喊,满脸狞笑的撸起了袖子,直接冲了过去,逮着一个道家修士,就是一顿胖揍。
“这两货,真是走哪都不消停。”萧易寒无奈的苦笑,刚才孟老二与老五的小动作,自然被他的极道天眼,尽揽于脑海中。
中土神洲,诸子百家,孔圣学庙,名门满天下!
这是一块百家争鸣,文明极致巅峰的生命洲!
这里有不朽的仙朝、诸子百家,各个都开创了新的道法,走上了迥异于仙道的修炼道路!
等于说,光是从中土走出的天仙,就多达百多位!
“诸子百家的始祖,据传都是天仙级人物,来自不同的年代,跨时间幅度的留下了自己的道法。”一名老学究曾这般说道。
而在诸子百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道家与儒家了,影响意义深远,远超其他‘家’,其中的儒家始祖孔夫子,更是开辟了一个年代——圣古岁月,与开辟皇古岁月的始皇帝同样,一人称尊,无人可匹!
这是人类史上,光彩夺目的两位人杰,被很多人推崇为仅次于仙帝的存在!
毕竟,他们两个分别开辟了一个年代,并一人称尊,与称霸整个混沌纪元的仙帝是相似的。
“有人说,道家的始祖乃为道陵天上,是太古年代最强仙之一,可他在世间的名声却远不如其他的最强仙的大,除了开创道法外,发扬道家的人却不是他,而是老子与庄子。”萧易寒道。
“听闻孔夫子曾求教于仙帝。”
“道陵天上也得到过仙帝的指点,终开创独一无二的法门——道法。”
“据说开悟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就是仙帝栽种的……”
……
每每想起有关道家与儒家,和太古那些最强仙的传说故事时,一个人的名字总会浮现每一个修士的脑海里。
那就是,仙帝!
一人独霸整个混沌纪元,漫漫亿万年,塑立法则、创造众生,更是活过了整个冥古、太古年代,直到圣古初年,孔夫子开辟这个年代时,才最终葬灭,又说是消失,飞升去了他所开辟的仙界……
“六位道兄。”突然,一道嘹亮的声音,在孟家六个修士耳畔旁炸响。wap.ŚŤЖŚŴ.ČŐM
一道裹着金光的身影,快速的冲来,缓缓地降落在了他们的面前。
“萧兄!”
“易寒兄!”孟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兴奋的叫道。
嗷———
金狮屁颠屁颠的小跑了过来,仰着狮子头,金色的鬃毛如烈火般飞扬,憨厚的傻笑着。
“是狮爷?!”
“你怎么也跟来了?”
面对着两种不同的问候语,金狮很是愤怒的呲着牙,满脸不善,眼露着浓烈的凶光。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看书啦为你提供最快的圣道永昌更新,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家与儒家免费阅读。https://www.stxs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