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清俄密约
甲午战争前,日本的年收入为8000万元,和俄罗斯帝国相差甚远。
俄罗斯帝国每年酒税就已经达到7亿卢布。
日元和卢布的含金量差不多,一个是0.75,一个是0.77。
所以真要全力造舰的话,日本就算有英国输血,也赶不上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最大的劣势还是要同时维持三大舰队,不可能把所有资源都倾斜到西伯利亚舰队。
同时俄罗斯帝国正在建造的战列舰,都是针对波罗的海和黑海的环境设计,并不适合在太平洋地区使用。
最后受船坞大小所限,俄罗斯帝国建造的战列舰,最大排水量不超过1.3万吨,且在火炮射程和威力上,和日本战列舰均有一定差距。
俄罗斯帝国在建的战列舰,使用的是奥布霍夫钢铁厂生产的1886年式305毫米35倍径主炮。
日本战列舰使用的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305毫米40倍径主炮,射程和威力均有所提高。
乔治送往海军部测试的203毫米舰炮,采用的是45倍径。
但是海军预算有限,所以阿列克谢就想白嫖。
“这些战列舰将来可是要前往远东的!”
按照海参崴钢铁厂的要求,如果奥布霍夫钢铁厂想生产新式装甲,那么除了技术转让费之外,每生产一吨新式装甲,奥布霍夫钢铁厂还要另外支付费用。
阿列克谢代表奥布霍夫钢铁厂向乔治提条件。
阿列克谢肯定想用。
现在帝国已经开始强化西伯利亚舰队,数年之后,西伯利亚舰队的实力将凌驾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之上,成为帝国最强大的舰队。
阿列克谢黑脸,钱串子果然是死要钱。
海参崴为什么新技术层出不穷?
因为只要研发出新技术,就可以得到相当于干一票就退休的奖励,所以技术人员才有动力。
测试结果表明,乔治送来的火炮,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相比俄罗斯帝国现役的火炮均有大幅提高。
不过新式装甲的产量有限,成本更高,如果采用新式装甲的话,那么战列舰的成本又将再一次提升,这对原本就不甚宽裕的帝国财政来说,又是一次考验。
这自然就不可能给了。
“研发不要花钱啊?”
乔治对西伯利亚舰队还没有死心。
“归我指挥吗?”
“技术转让费能不能便宜点?”
阿列克谢死心。
以前的西伯利亚舰队,那给阿穆尔军区也就给了,就那几艘破船,给了也不心疼。
新式装甲的测试结果也令人惊喜,如果采用新式装甲,战列舰的防护力将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乔治不干涉海军的决定,反正东西是有了,用不用随便。
三大明明基础更好,为什么半死不活?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都忙着勾心斗角争夺利益去了,谁还有心思研发新技术呢。
乔治绝不辜负技术人员的心血。
乔治无所谓,不给就不给,反正阿穆尔还有内河舰队。
未来某一天,阿穆尔内河舰队的旗舰可能会是战列舰。
想想都带感。
到时候乔治天天派战列舰去撵日本渔船。
进入3月份,参加尼古拉登基典礼的各国代表团陆续抵达圣彼得堡,代表清帝国出访的是李章铜。
俄罗斯帝国对李章铜的到来非常重视,尼古拉居然派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托姆斯基公爵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请李章铜乘坐“俄罗斯”号游艇直接前往敖德萨,不给李章铜接触其他人的机会。
在圣彼得堡等待李章铜的,是乔治和维特,以及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
乔治他们三人的任务,是和清帝国就借款、租界、中东铁路,以及共同防御联盟等方面签署正式条约。
去年三国干涉还辽后,俄罗斯帝国和清帝国已经就借款达成初步协议,但是并没有签署正式条约。
尼古拉的性格太跳脱,想法一天三变,在此前约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共同防御联盟。
共同防御联盟的目的并不是为清帝国提供保护,而是蚕食清帝国。
李章铜抵达圣彼得堡后,主动来到财政部拜访维特。
维特问李章铜是否抽烟。
李章铜喊了一声,两名仆役马上进来伺候李章铜抽烟,维特终于认识到这位清帝国权臣的排场。
仆役将水烟袋送到李章铜嘴边,李章铜一动不动,维特大开眼界。
由于大部分条款都已经提前议定完毕,谈判进行的很顺利,但为了能让清帝国尽快签字,维特还是为李章铜以及他的侄子李经方,准备了一些小礼物。
乔治知道的部分,一共是50万卢布。
除此之外维特还通过道胜银行给李章铜开出了一个200万卢布的支票,作为中东铁路的预付款。
三国干涉还辽后,俄罗斯帝国和清帝国的关系急剧升温,清帝国为了维护和俄罗斯帝国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让步,除了将中东铁路沿线的土地经营权授予道胜银行之外,还允许道胜银行在中东铁路沿线拥有开采矿山、开设工厂、并且代收税款等权力。
和传说中残暴贪婪的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不同,乔治并没有在谈判中表现太活跃,这些条款都是事先议定好的,乔治发挥的空间不大。
乔治倒是对清帝国是否重组北洋水师很有兴趣。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定远”被击沉,“镇远”被日军俘虏,继续沿用“镇远”之名,加入日本海军。
清帝国战前并没有想到日本人的胃口是如此之大,2.3亿两的赔款也足以让清帝国伤筋动骨,所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帝国国内就有人希望重组北洋水师,一雪前耻。
于是乔治就在叶卡捷琳宫设宴招待李章铜和他的侄子李经方。
由于乔治会汉语,所以李章铜也没有带翻译,餐桌上只有乔治和李章铜、李经方三人。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李章铜并没有重建北洋海军的意思,甚至在乔治表示西伯利亚银行可以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李章铜还是无动于衷。
难道是淮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损失太惨重,让李章铜死心了?
乔治不太相信。
“待协议书上签字后,我还要继续前往欧美考察,一切事务,等我考察完毕之后再说。”
李章铜并没有把话说死。
“日本人狼子野心,甲午战争只是开始,并不是终结,你们已经成功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他们不会就此罢休的。”
乔治提醒李章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公爵殿下,我认为现在更应该担心的是你们——”
李章铜人老成精,不像尼古拉那么好忽悠。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难道你们就不做任何准备?”
乔治知道日俄之间必有一战,否则日本就不会组建六六舰队了。
日本从英国订购的“富士”和“八岛”,单价100万英镑,折合1000万日元左右。
日本正在和英国继续就购买战列舰进行谈判,这一次日本人盯上的是威严级。
“富士”和“八岛”是君权级的改进型。
“威严”级战列舰是英国最新一级主力战舰,排水量15000吨,单价120万英镑。
两艘“富士”加四艘“威严”,总价直逼7000万日元。
叠加六艘重型巡洋舰和辅助舰艇,以及其他开支,日本组建六六舰队需要花费的总金额为2.13亿日元,其中1.395亿日元来自甲午战争赔款。
俄罗斯帝国制订的“大海军计划”持续10年,总规模达到4.5亿卢布,一共要建17艘战列舰。
乔治不好评价哪个计划更科学一些,反正这里面英国人居功至伟,德国法国也在起哄架秧子。
日本需要的战列舰是从英国订购。
重型巡洋舰,德国和法国都可能得到订单。
俄罗斯国内的船台有限,迟早也得从国外订购军舰。
海参崴造船厂正在扩建船台,新建的两個船台,最大可以建造1.5万吨。
“公爵殿下精通汉语,当知以和为贵的道理——”
李章铜嘴里也是没有一句实话。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1823年生人的李章铜已经七十多岁,时日无多,就算清帝国重建北洋海军,也大概率和李章铜没什么关系了。
李章铜在圣彼得堡一共待了2个月,4月26号,李章铜率李经方等人到外交部,与罗巴诺夫、维特、乔治互看双方的全权谕旨,复校清、俄约文无讹,各自画押盖印,《清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约成。
条约全文共六条,第一条规定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清国以及高丽土地,清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ŚŤЖŚŴ.ČŐM
同时规定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清国同意俄罗斯帝国修建中东铁路,该工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
条约签字后,乔治又代表中东铁路公司和道胜银行签订工程承揽合同。
合同签订当晚,乔治在叶卡捷琳宫宴请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托姆斯基公爵。
乌赫托姆斯基公爵曾陪同尼古拉前往海参崴,和乔治的关系还算不错。
乔治希望道胜银行能和西伯利亚银行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乔治,恐怕不行——”
乌赫托姆斯基公爵很抱歉,盯上道胜银行的,不止乔治一个。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看书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更新,第339章 清俄密约免费阅读。https://www.stxs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