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啦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豪横 > 第539章 民间有怨言。
  桑不疑说道:

  “辽东的冬天太冷了,动不动就是大雪,沼泽地变成冻土,无法施工。比如现在,再过两个月,施工队就要停止干活了。

  而且,辽东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大部分靠我们运输。庞大的驻军,加上施工队,这后勤压力很大。”

  叶坤点点头:“那就慢慢来,明年春暖花开,再加派一万人手,打个突击战,让大道和运河,贯通辽泽。”

  这时候的松嫩平原,大小兴安岭,都不在华夏实控之中。

  叶坤必须先开发建设辽泽,打通道路,为下一步控制大东北做准备。

  姜有才的老公公贺康驹说道:

  “华东半岛的搜山检海,已经完成。双向移民,也差不多了。我建议,驻守华东半岛的五万大军,可以撤回来两万,参与辽东建设。剩下的驻军,负责震慑当地异族。”

  叶坤沉吟:“可是,华东半岛也要建设啊?”

  贺康驹说道:“将未婚的兵卒,全部留在华东半岛,在当地结婚,铸剑为犁,建设华东半岛。当地女子,还是有很多的。”

  叶坤笑了笑,询问众人意见。

  桑不疑说道:“华东半岛嘛,马马虎虎就行了。暂时就按照贺大人的意见去办,过个十年八年,我们人口更多,再迁移几个大家族过去,就能把那里发展起来了。”

  马正阳等人,也都是这个意思。

  在他们的心目中,华东半岛,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山多地少,气候严寒。

  叶坤点点头,同意了贺康驹的意见:

  “贺大人的提议,我同意,但是马上进入八月了,眼看就要北方就要下雪。明年吧,明年就把驻军,迁往辽东。”

  叶坤的目光转回地图上,说道:

  “贯穿辽河平原,北方就是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东北,还有一个三江平原。这一大片连在一起,叫做东北大平原,潜力巨大,土地肥沃。东北大平原全部开发了,能养活上亿人口。

  所以,辽河平原作为通道,就至关重要了。明年一年,务必要将辽河平原贯穿。后年,我们要实际控制大小兴安岭,甚至更远。”

  巫穹想了想,沉吟道:

  “皇上,我们的计划,是不是太紧迫了?大小兴安岭,肯定要拿回来,可是需要一个时间。年年开边,年年用兵,民间多少有些怨言。看書菈

  如今,南华半岛刚刚拿下来,云缅一带还在修路开运河,工程巨大。国内也在开南北大运河,修铁路。现在又对天竺半岛用兵,再对大小兴安岭用兵,是否操之过急?”

  叶坤一笑,解释道:

  “我做事,向来很稳,并没有操之过急。天竺半岛那边,现在不是大规模进攻占领,而是蚕食计划。大小兴安岭一带,只有几万高句丽残余和鲜卑人,不会太费事的。

  你说的民间怨言,在哪些方面?”

  巫穹迟疑片刻,取出一张小抄报,递给叶坤。

  叶坤认真看完,不由得笑了。

  这个小抄报,叫做《竹林杂谈》,每旬一期,是几个民间文学家以手抄形式,小规模发行的东西。

  报纸的主要内容,是交流文学、音乐,和谈论时政。

  几个负责主编的家伙,都蛮有名气的,文学大家,或者精通音律。大致相当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放荡不羁之辈。

  竹林杂谈上面批评叶坤的,主要是叶坤的开边扩张和移民政策,将叶坤比喻为武帝,穷兵黩武,折腾百姓。

  还批评叶坤一些移风易俗的政策。

  比如鼓励短发、短衣,推广宣传爱情歌曲,男女同校同班学习。

  还有人批评叶坤以前写的诗词,通俗直白,粗浅无味。

  但是有些评论,也承认了叶坤统一九州的功劳,还有引进的许多农作物,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

  叶坤看完了竹林杂谈,笑道:“想必各位大人,都看过这份小报了,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马昭说道:“这些家伙,就是吃饱了没事干。我看,应该全部抓起来,送去苦役营。让他们胡说八道,势必影响朝廷的权威,干扰我们的决策。”

  马昭以前,也大骂叶坤,经常跟叶坤抬杠。

  现在不一样了,当家才知道柴米贵。

  他掌管全国律法刑狱,深知这样的小报,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弄不好,就是个星火燎原。

  桑不疑说道:“这些人在民间,略有威望。如果全部抓了,恐怕也不好解释。但是可以警告一下,命令他们不得胡言乱语,或者,禁止这样的民间手抄报。”

  叶坤问道:“这几个家伙,都在什么地方啊?”

  “在中原洛阳。”

  “传令洛阳太守,将这些家伙,全部请过来,我跟他们聊一聊。如果不来,就用绳子给我绑来!”

  桑不疑吃惊:“皇上打算,杀了这些人?”

  “我不杀人,只诛心。”叶坤笑道:“先把他们请过来,然后再说。”

  众人点头。

  连续开了三天会议,叶坤这才有时间,去科技城查看最近的进展。

  何田田等人迎接叶坤,又开了一天的会议,汇报各项进展。

  原定两百里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已经试运行数次了,十二节车厢,每个车厢载重三万斤,时速每小时五十里。

  从试运行效果来看,效果还算满意。

  别看这个时速不高,短时间比赛,不如骏马。但是骏马不能连续跑一天,火车可以。

  就这个时速,一天一夜下来,就是一千里。

  没有任何马车,在负重情况下能做到!

  更何况,火车每次的载重,是几十万斤!

  叶坤问道:“我们的蒸汽机,现在能够稳定运行多久?”

  何田田说道:“最好的蒸汽机,使用寿命是半个月。正常来说,每用两三天,就要维修,更换密封圈和轴承。密封圈和轴承,还是技术难关。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蒸汽机就算是成熟了,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

  孙乙说道:“轴承的问题,就是精密度不够,导致磨损严重,连带其他配件,也容易出问题。密封圈的问题,就是不耐磨。”

  叶坤点点头:“那么有没有想办法解决?”

  庞甲说道:“轴承精密度不够,是因为车床精密度不够;车床精密度不够,是因为材料质量不够。所以要从源头解决,合成高质量的材料,制作高精度的车床,生产精密轴承。”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看书啦为你提供最快的史上第一豪横更新,第539章 民间有怨言。免费阅读。https://www.stxsw.org